首页 分类 全本 排行 记录
第七百三十章 增量与存量

第七百三十章 增量与存量 (第2/3页)

展生产力的,认为只要社会生产力不停发展才是唯一不变的手段的学派等等。

到了正统皇帝晚年,甚至与内阁大臣发生了激烈的争吵。

正统皇帝要支持商人们在绝岛成立银行,其实是打压大明工局,而内阁大臣绝不同意,哪怕绝岛的银行没有发行粮票的权利。

但是正统皇帝激进的绕过内阁,让皇宫事务局的执事去海外绝岛都司传达皇帝的旨意。

内阁得知后,立刻下公文统治绝岛都司。

来自京城的两道前后矛盾的要求,让绝岛都司拿不定主意,在绝岛影响力大的商人们当即出面说服了绝岛都司衙门,通过了绝岛建立银行的诉求。

绝岛建立的银行,以商人们在绝岛的矿产为实物抵押。

绝岛的矿产无法估计,因为仿佛没有底线的多,而大明对于矿产的需求每年都在上升,同样是笔天文数字,绝岛银行成立的根基稳固之极。

从绝大银行成立的当天开始,注定了控制绝岛矿产的银行,很快的成为了庞然大物。

资本集中的威力,在绝岛产生了质变。

商人们有了自己的“核武器”。

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来看,绝岛因为银行的成立,资本的集中带来的优势,为绝岛的开发起到了绝对性的作用,短短的三年里,绝岛开发的速度甚至超过了天竺南地区。

同时。

正统皇帝的行为激怒了内阁,内阁大臣纷纷递交辞呈,正统皇帝达到了自己初步的目的,保持了理智,尽力挽留了部分内阁大臣,并做出了承诺,下次再也不会绕过朝廷的章程。

大明工局的悄然支持下,民间对皇帝的批评声音更大了,很多的人不满正统皇帝的行为,皇帝带头不遵守规定,为天下开了坏头。

“工厂有工厂的规矩,天下也有要天下的规矩,无规矩不成方圆,皇帝破坏了规矩,实则破坏大明天下根基。”

从京城到海外。

大明有多少的庄园主,如今连大明自己也难以统计清楚,各地都有大明的庄园主,大明不承认奴隶制度,可随着经济依附关系,变相的奴隶制度仍然兴起。

庄园主们雇佣了大量只需要吃口饭的长工,虽然没有名义上的行为,却成为了实际上的行为,不过幸运的是到底没有法律的条纹,也就没有形成后世美国黑奴惨无人道的环境。

美国的黑奴不是人。

黑奴会由庄园主去集市购买或者租借强壮的黑奴来自家庄园配种,犹如牲口一样。

至少大明的庄园主,总体上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,实在是有伤天和。

各类的思想,比起以前的第一次思想浪潮,第二次思想浪潮等等,逐渐形成了规模更为宏大,影响人数更多的浪潮。

正统皇帝无法约束,影响力有限。

物质条件的满足,读书人越来越多,思想越来越多,负面思想的诞生中,也有了许多优秀的思想,集思广益,学者们的密集交流环境。

有人发现了留声现象。

声波是震动传播的,有人用手摇的盒子,可以重复别人刚刚说的话,成为了京城最火爆的玩意,人人都想要来看稀奇。

言而言之。

经济越发达,社会越开放,社会越开放,交流越频繁,交流越频繁,社会进步越快,生产力越发达,经济更上一一层楼。

经济基础决定上层政治建筑。

犹如盛夏的大明,在经历了五个皇帝的时候,并没有发生经济的倒退,反而势如破竹的继续勇往直前,但是在疾驰的速度下,也开始伴随无数的噪音。

正统十七年。

一场大危机悄然降临。

经过金州大夫们的追查,这场瘟疫的源头应该是去年北平游学的学生,并且做出了解释。

“以前地方上发生瘟疫,因为人员流动速度的原因,所以往往只限制在了当地,哪怕是传播开来,也能慢慢的控制住。”

“如今人口流通太快,所以此次的疫病蔓延的很快,如果不加以限制,恐怕会蔓延到全国。”

有些学者们提出了要禁止铁道,至少等北平的瘟疫消失。

北平是大明最繁华的地区之一,无数的物资与商品,包括人员通过铁道运输各地,没有人敢想象把北平铁道停运的后果是什么。

于是瘟疫的传播越来越广,到了人们色变的地步。

人们纷纷逃亡乡下,可是乡下也不安全,大量的人开始出海,去海外寻找亲戚落脚,这场瘟疫随着
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